紫陶文化产业园是目前第一批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创建资格名单中唯一一家位于县域的园区。作为云南省极具特色的文化产业园区,园区力争在促进特色文化产业发展、推动产业与古城融合、助力新型城镇化建设、做好非遗保护和文化扶贫等方面产生示范效应,打造文化产业园区发展的“建水模式”。
园区建设情况
紫陶文化产业园位于云南省红河州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县域内,总面积约725.89公顷。园区由“一核、三区”组成,“一核”包括紫陶文化创意园、紫陶文化主题街、紫陶小镇、碗窑古村、碗窑新村、紫陶森林公园,是将生态、文化、休闲和旅游紧密融合的文化旅游综合体,“三区”即东部片区、南部片区、西部片区,是紫陶产业配套聚集区。园区已初步形成集创意、生产、展示、市场、体验于一体,与建水古城、陶艺小镇、旅游景区对接,空间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的文化产业园区发展格局。
园区经济效益迅猛增长。近三年来,紫陶文化产业园经济效益实现快速增长。2013-2016年,紫陶产业年产值从5亿元增长到18亿元,占全县GDP约6%,年均增速超过60%;产业总资产从6亿元增长到15亿元,年均增速约40%;紫陶销售收入从6亿元增长到17亿元,年均增速约50%。2016年,园区生产紫陶产品340余万件,实现紫陶文化产业产值约17亿元,同比增幅超过50%。
带动地区经济发展。园区紫陶产业近年来取得持续快速发展,已经成为建水县支柱性产业。园区辐射带动以建筑、制作、电力等为主的建水县第二产业近15亿元,并通过文旅融合带动旅游实现收入约40亿元,在全县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位置。此外,园区还带动了红河州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2016年红河州文化产业增加值31.09亿元,同比增长37.6%,在全省16个州、市中排名第二。
坚持内容导向,不断优化园区产品服务。园区文化产品和服务较好地坚持了内容导向,产生了较好的社会效益,获得多方好评。陶园三杰、陶习苑、铭窑昌泰等园区内紫陶企业通过在紫陶文化产品上雕刻内容健康、积极向上的文字和图画,积极主动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紫陶产品在“百花杯”、“金凤凰”以及云南省“工美杯”评奖活动中多次获金银铜奖。
创造就业岗位,培养专业人才。园区一方面促进紫陶产业发展,直接提供就业岗位近3万个,间接提供工作岗位2万余个;另一方面通过抓好云南冶金技校临安校区、红河州民族师范学校“陶习苑”等四个实训基地的建设,培养了一大批专业技术人才,将当地的“粮农”、“菜农”逐步转变为“陶农”、陶艺家、陶艺师,红河州特殊学校还培训了50多位残疾人,帮助残疾人实现了自力更生。
园区初步形成了以紫陶文化产业为核心,以文化旅游、文化创意、休闲娱乐等相关产业为辅的产业结构。园区以打造紫陶文化创意产业园、紫陶文化主题街区等重点项目为核心,推进紫陶文化产业发展。截至2017年10月底,园区范围内登记注册的企业数约1300家,其中文化企业约1000家,占比超过80%;从业人员约3万,其中文化产业从业人员近2.2万,占比超过70%,紫陶产业从业人员超过2万。园区既有一批年产值达千万元以上的骨干文化企业,也有大量的中小型紫陶文化企业以及个体户。
园区积极推广宣传紫陶品牌。自2005年起,红河州政府加大对建水陶的宣传推广,并通过邀请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及陶瓷艺术设计大师到建水进行指导性创作,举办龙窑公祭、紫陶作品展等一系列活动,全方位推荐紫陶。2012年,园区组织制陶企业到日本京都,举行“紫陶日本京都文化艺术交流展”。2014年3月,园区与中国最大的在线创意服务网站猪八戒网合作举办紫陶传家宝设计大赛。2016年,云南省文产办授予园区“云南省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称号。2017年6月,紫陶获得中国驰名商标荣誉称号。园区正在创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全国紫陶产业知名品牌示范区”。
红河州政府和园区通过发布一系列标准与产业发展条例,辅以申报地理标志产品等商标品牌战略工作,不断完善紫陶产业标准体系,为紫陶产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2011年6月,紫陶申报为“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并代表云南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参加“第七届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地理标志成果展”和“第一届中国国际地理标志产品博览会”。2014年3月,《紫陶地方技术标准》发布实施。同年,县政府开展陶土资源调查工作,组织相关部门对陶土资源进行调查,查明陶土资源的总储量、分布位置、陶土品质及化学成分等,为做好陶土资源的保护利用提高科学依据。2016年6月,紫陶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园区积极推动紫陶产学研有机结合。一是在红河州民族师范学校开设工艺美术(陶艺)专业,建立产学研实训基地(陶习苑),培养紫陶产业需要的技术人才。此外园区还建立了红河学院紫陶学院。二是开展紫陶产业“双创”示范基地建设,通过“学校+企业+平台”模式,打造紫陶“双创”示范基地。
双创紫陶。积极探索紫陶产业融合发展。园区结合云南省首批双创示范基地建设工作,通过完善双创支撑体系,营造双创发酵环境,延展双创链条,推动双创主体多元化,形成集合研发设计、检测认证、会展商务、商贸物流、文化旅游、电子商务产业链条的全国知名品牌示范区和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建设以紫陶文化产业为支撑的建水西庄紫陶特色小镇,促进以紫陶产业为主体的文化旅游产业大发展,形成以产品创意、研发、生产、文化旅游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通过搭配作坊,大师搭配创客,文化搭配产值,彰显紫陶产业在文化创意,产品创新方面的巨大优势和潜力。
文化紫陶。园区以现有的紫陶产业为基础,大力推进紫陶产业和文化产业融合发展。注重园区产业优化升级,加强与紫陶学院、云南冶金集团金临安校区、州民族师范学校陶习苑等院校和企业的合作,开展紫陶工艺创新,提升工艺水平,促进传统工艺走进现代生活、现代设计走进传统工艺。在立足特色,保持传统的基础上,全面融合多民族、多地区文化,中西方多元陶艺文化;在研发景观陶、建筑陶等陶种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开发旅游“伴手礼”和增强紫陶体验互动。
各级政府在紫陶文化产业园区创建发展中提供了有力的扶持政策。2014年,建水县制定了《紫陶产业优化升级实施方案》。2014年6月,《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紫陶产业发展条例》开始施行。2016年,云南省文产办已授予园区“云南省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称号。云南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做出重要指示:要求省文产办把紫陶作为重点文化创意产业给予扶持。红河州委、州政府将紫陶文化产业园列为全州六大文化产业园区重点打造,纳入全州文旅融合发展的重要产业。县委、县政府在“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中,将紫陶产业确定为建水文化产业发展的主导产业。在资金支持方面,云南省文化厅积极为园区争取中央财政资金支持,云南省、红河州政府均为园区发展提供专项资金支持,建水县成立紫陶产业发展基金,扶持园区紫陶产业发展。
目前,建水有“国家级大师”称号头衔紫陶大师3名,“省级大师”称号头衔紫陶大师44名,高、中、助理工艺美术师312名,省、州、县各级非遗传承人22人。拥有州民族师范学校陶习苑实训基地、特殊学校紫陶实训基地、红河学院紫陶学院、云南冶金技校临安校区紫陶实训基地四个实训基地。对产业形成大学美术专业、职业制陶技术等不同层面的立体人才输送模式,每年为园区输送各类人才近千人。此外,通过构建大师工作室、创客空间等创作创业平台,以积极主动的姿态,吸引国内外艺术大师、大学毕业生、残疾人、小微企业、创业团队从全球、全国聚集到建水创作创新创业,为园区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园区着力于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文化企业提供一系列公共服务。一是创业孵化服务,以核心区紫陶街、南部片区火宝“梦创空间”为主要创业引领,带动园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紫陶企业和个体户数快速增加。二是信息交流服务,2016年园区邀请孟树峰等20位国内知名工艺美术大师及陶瓷艺术设计大师到建水进行紫陶指导、创作,邀请普洱茶协会负责人及普洱茶行业专家到建水举办“当紫陶遇见普洱茶”主题茶会等活动。三是知识产权保护服务,2011年园区申报“紫陶”为“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紫陶”商标已获云南省著名商标。四是市场推广服务,组织制陶企业参加南博会、文博会、茶博会等国内外各类知名展会,开拓东盟、南亚等新兴市场。
在进一步建设产业园区“一核”、“三区”主体工程的基础上,园区将从培育消费市场、拓展产业发展空间、延展产业链、拓展产品形态、吸引资本、构建产品交易平台、搭建艺术文化支撑体系、拓展创意人才等方面,建设培育10大项目,推进落实8项重点工作。
紫陶文化体验主题公园:
依托龙窑、碗窑紫陶小镇、紫陶产业园及周边山坡、沟谷、以及庞大的旅游消费群体,建设一个集紫陶工艺文化遗址、游戏、寻宝、紫陶体验于一体的主题公园,发展紫陶文化旅游业。
培育紫陶消费街区:
加强与行业协会、云南旅游目的地地区的交流与合作,依托文化旅游消费集聚区,由近及远,培育建水古城、蒙自文化艺术街区、昆明环翠湖历史文化旅游片区、大理古城、丽江四方街、景洪告庄西双景紫陶消费街区。
龙头文化企业培育计划:
力争培育和引进年产值超5000万元龙头企业5户以上,年产值超2000万元生产型纳规企业15户以上,年销售额超500万元销售型纳规企业20户以上,以及一批高、精、新中小微企业。
建设“紫陶书画院”:
加强与国家、省、州书画协会、云南省书画院的交流与合作,依托建水深厚的群众书画基础和古建空间,培育建设“紫陶书画院”,通过签约100位中国书画名家,为建水文人、艺术陶提供艺术文化创意支撑。
建水创客社区培育计划:
借助来自省内外的紫陶及相关创意人才——“新建水人”,通过出台鼓励以紫陶创意设计为主体的创意人才汇集政策,营造良好的创意氛围。依托建水历史文化古街、碗窑、团山村,培育建水创客社区。
紫陶产业发展基金:
积极争取省、州两级文化产业发展引导资金的支持,吸引金融机构和民营资本,设立紫陶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区引导基金,通过贴息贷款、资助等方式,培育壮大中小文化企业,推动紫陶产业的发展。
园林装饰陶开发计划:
在现有生活陶、工艺陶和文人陶、艺术陶的基础上,结合地方和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美丽乡村建设,引进广东、江西等园林装饰陶企业,培育与拓建建水园林装饰陶,拓展产品业态和产业发展空间。
现代交易服务平台:
依托互联网和紫陶产业园区,构建紫陶现代交易拍卖服务平台,推动互联网+特色文化产业发展。
产业人才培训平台:
依托州民族师范学校陶习苑实训基地、特殊学校紫陶实训基地、红河学院美术学院紫陶方向全日制本科班、云南冶金技校临安校区紫陶实训基地四个实训基地,打造紫陶产业发展人才培训平台,形成大学美术专业、职业制陶技术等不同层面的立体人才输送模式。
五色陶土资源保护利用体系:
划定区域,设置机构,参照条例,引进高新技术,推广节能设备,保护并持续开发利用建水丰富的五色陶土资源。
未经允许转载将追究。
云南建水紫陶网为广大壶友提供专业、权威的建水紫陶文化、工艺等建水紫陶相关知识。不定时更新建水紫陶茶器、建水紫陶柴烧等精美作品,交流、咨询、合作可添加站长电话|微信:137594464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