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扣碗、双扣碗、马蹄碗、坯子青釉碗……这些样式不一的碗几乎成了世人对易门陶瓷的最初印象。说起来,易门陶瓷的兴盛,和一个叫“李忠”的人有极大的关系。据考证,李忠是第一个在易门开办碗窑的人,史称“李忠碗窑”。此后三百多年的时间里,易门陶瓷生产经历了明末清初的初创时期,清末、民国的发展时期和建国后的兴旺发达时期,至今仍享誉全省。而这一切都肇始于山箐深处一座早已同泥土融为一体的古瓷窑,“李忠”之名也在当地一直为后人所传扬。
站在浦贝乡李忠碗窑遗址上,记者非常惊讶于泥土里散落着不计其数的陶瓷碎片,透过这些历史肌理,似乎可以真切触摸到了易门陶瓷业过去的景象。
李忠是何许人
李忠碗窑遗址位于易门县浦贝乡下浦贝村东北约1公里的陆家箐,县城以南9公里。在当地制陶艺人杨建宏的带领下,我们一行人踏上了这片载有厚重历史的遗址,一块石碑出现在视野中,走近细看,刻着“李忠碗窑遗址”字样,且注明早在2005年6月27日,该遗址就被列为易门县文物保护单位。记者尤为好奇, 李忠到底是何许人也?
翻阅《易门县概况》一书,记者得知:“李忠为李自成部下,江西人,明末清初随义军余部来滇。后流落易门,路过外大坡时,发现其地有制陶沙泥,即设窑烧陶,以为生计。”据杨建宏介绍,土陶生产的主要原料是胶泥和沙泥,李忠到来时,当地赵姓村民已经建窑烧制陶罐、瓦盆了。记者不免猜想,当李忠来到浦贝时,是不是打量着所看到的一切,用江西人对陶土特有的敏感,很快就发现了下浦贝许家坟(今陶瓷厂后,大冲内左侧)、沙老树(今陶瓷厂模型车间)的胶泥和以白坡(今杨家大坟对面)、外大坡(今下浦贝对面右侧一里处)的沙泥,于是他决定在这个人们称“外大坡”的小山坡上,建起窑口,开始他全新的人生。从此,“李忠”成为一种符号,载入了易门陶瓷史。
当我们捡起几块陶瓷碎片,依稀可见碗、盘、盆、碟等生活用具残破的样子。据杨建宏介绍,2008年第三次文物普查期间,市文物管理所对该遗址进行了考古勘探,发现了4条窑床遗迹,获取了大量瓷器标本,明确了该遗址的分布范围,弄清了遗址的堆积情况。窑床坐向为东南向西北,截面宽135厘米,高50厘米,有7个通气孔,窑床长约40米……到了2012年,英国古瓷器学家彼切考察了李忠碗窑,他从遗址碎片上看出,花纹图案有自身的独特性,也有云南的地域特点,还融入了景德镇等地先进的制陶手法,对研究云南古陶瓷很有价值。彼切把李忠窑出土的标本与已发现的玉溪窑、建水窑烧制的云南青花瓷器进行比较后,初步推断李忠窑的烧制时间为明末清初。
李忠播下的种子萌发了
记者查阅资料得知,在李忠创办碗窑之后,当地的杨延宝、杨明凤、杨明宏等杨氏先辈;赵之先、赵之运、赵玉玺等赵氏先辈;李子会、李祥、李德志等李氏先辈共十二三户人家也相继开办了碗窑。据现存遗址考证,初创时期,这些人家建起了三条烧碗的“阶级窑”,一条在外大坡,一条在以白坡,另一条在窑上(今陶瓷厂址),三条窑的规格都一样。
易门当地学者赵之宏告诉记者,作为浦贝当地人,从小听过不少以前制陶的事情。当时的阶级窑,一窑有九仓,九户烧一窑。先从窑头第一仓开始煅烧,窑头煅烧时间约十二三小时,待窑头温度达1000多度时,第二仓接着点火,每烧一仓约需两小时多。当时有这样的规矩,凡烧一条窑的窑户,每烧一窑都要拼送一担60公斤的柴给烧窑头的,烧窑头的不出燃料,每户按顺序轮着烧窑头,而掌握炉内火候全凭烧窑工的眼力和经验了。
当时的碗窑一般烧制青、白、黄三种色釉。青釉是取柞树村、碗水村燃烧后的柞栗柴灰和以白坡浆泥配制而成;白釉取以白坡砂浆、炭灰两种原料配制;黄釉则为梅营村湾子山侧的一种黑色矿石磨细成浆,过滤后兑白釉制成。各户工匠根据市场行情和各自的技术特点,在土陶上刷上不同的釉色,使产品呈现显著的特色,从而人们有了这样的共识,青釉器皿闪闪发光,白釉器皿洁白无瑕,黄釉器皿色泽古朴。“当时生产陶瓷跟今天一样,要经过制泥、成型、干燥、上釉、彩绘、烧成及包装等工序。”杨建宏对记者说,“想来,那个时候窑户必定也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忙碌着,使得水缸、酱缸、瓦盆、坛子等大杂件产品以及蜜罐、盐罐、碗、各样儿童玩具等小杂件产品不断诞生。李忠播下的种子,大概就是这样开始萌发了。”
后李忠碗窑时代
记者了解到,李忠开创碗窑后,易门陶瓷业又历经了上百余年的发展,到清乾隆年间,易门土陶业已小有名气。到了鸦片战争前后,窑户增至二十六七户,生产有着明显分工,有二十多户专门生产碗,别的要么专门生产大杂件,要么专门生产小杂件,还有的专门生产美术工艺品,如香炉、花瓶、兽头等。到了清朝末年、民国初年这一时期,易门县的土陶生产进入兴盛,烧成窑由原来的三条增至近十条,每条窑增至十二仓,还创建了“半倒烟窑”。
行走间,我们看到了一座庙。据杨建宏介绍,自李忠设窑烧陶后,窑户们就出钱在沙老树(今县陶瓷厂山丘上,因发现蕴藏量巨大的优质制陶泥土而闻名)建盖了“财神庙”,每年家家户户都会到庙里焚香祭祀、许愿祈祷。这种习俗流传至今,人们称为“赶庙会”。
再回到历史的轨迹上,民国初年,范寿昌、范本荣父子从昆明的松华坝前来,他们同当地陶业生产户合作生产疏璃瓦、兽头、宝鼎等庙宇建筑的工艺品。1938年,江苏宜兴的一位陶瓷绘画艺人张师傅也来到这里,他成功地试制出粗瓷瓦货,称“假瓷货”,从此浦贝陶的名字里,多了一个“瓷”字。
到新中国成立初,窑户已发展至五十余户,年产陶瓷一百多万件,且生产和销售已实现分工,浦贝街天出现了当地人说的“瓷货、小碗、石膏摆断街”的盛况。且产品运往昆明、楚雄多地贩卖,陶瓷生产逐渐兴旺起来。接着,1954年浦贝组建陶瓷生产合作组。1955年改为陶瓷社,后更名为易门陶器厂。20世纪70年代,陶器厂又变更为易门陶瓷厂。2002年,易门陶瓷厂面临改制,由国企改为私企,吴兆华,一个后来给古老的易门陶穿上了靓丽外衣的人,从陶瓷厂出来自己办厂。再往后,易门被命名为“西南建筑陶瓷生产基地”“云南省高新技术特色产业示范基地”……
从李忠建窑至今的三百多年时间,易门陶瓷业在积淀中不断前行,未来依旧值得期待。
未经允许转载将追究。
云南建水紫陶网为广大壶友提供专业、权威的建水紫陶文化、工艺等建水紫陶相关知识。不定时更新建水紫陶茶器、建水紫陶柴烧等精美作品,交流、咨询、合作可添加站长电话|微信:137594464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