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建水县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素有“滇南邹鲁”、“文献名邦”之誉。这里有历史悠久、制作独特的建水紫陶,与江苏宜兴紫砂陶、广西钦州坭兴陶、重庆荣昌安富陶并称“中国四大名陶”。2008年,建水紫陶烧制技艺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建水陶瓷源远流长,历史悠久。早在35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建水便出现了原始制陶工艺,到汉代已经有了较为完美的陶器,至宋代烧制出成熟的青瓷。从元代到明代,建水青花瓷业进入了百花争艳的鼎盛时期,成为云南省陶瓷生产中心,其行业地位仅次于江西景德镇,产品远销省内外和东南亚,是中国“国瓷”之一。自清代开始,建水烧制了闻名中外的紫陶,别具一格的书画艺术风格使紫陶独步天下。
建水陶讲究精工细作,经过拉坯、雕刻、书画、填彩、烧制、抛光等工序,以书画镂刻、彩泥镶填为主要手段,集书画、金石、镌刻、镶嵌等装饰艺术于一身,神形兼备,精美绝伦。
有人将其工艺总结为 “拉坯精准、名家书画、阴刻阳填、残帖断简、淡艳装饰、无釉磨光”二十四字诀。其中,拉坯是绝活,刻填是技巧,书画是灵魂,磨光是工艺,帖与简则是文化,正是这些独一无二的工艺,成全了建水紫陶非同凡响的魅力。
建水紫陶最出彩的在其装饰。众多文人雅士以陶为纸,挥洒泼墨,移字画于陶坯之上,艺人们依样将墨迹用神秘的小工具“足刀”精心雕刻成模,再经填充彩泥、修坯、风干、入窑焙烧、分次打磨后,陶体上的线条呈现出好似经千年锈蚀风化而斑驳陆离的肌理变化,于是便有了金石之气的天生古拙。加上其独特的“残帖”和“淡艳”装饰工艺,以纯洁淡雅,自然古朴的感染力,给人以优美单纯的宁静,产生奇妙的“雅陶”之美。
这并不是简单的一刻一填,画作要优美,雕刻要精准,填泥要细致。如若想得到笔墨晕染之色,还需反复刻填,既要保留笔墨的法备气至,又要兼顾陶坯在不同弧面和湿润状态的柔糯特性。
文人字画移位于紫陶之上,对古老的建水陶艺来说是一种点化,它赋予一个器物活力,让素面的陶瓷成为一个特殊的文化载体,同时,也让原本单调的陶器获得了升华,因为文化的渗入,紫陶有了生命,也令使用它的人怡然自得、回味无穷。
建水紫陶在生产之初,主要用于烟斗、茶具、花瓶、笔筒、印盒、烛台等,今天的建水紫陶,呈现出丰富的多样性,有与茶文化相关的茶壶茶罐,与美食关系密切的汽锅,与生活相关的花瓶,与书法相关的砚台,还有与烟草相关的烟斗,更有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书画残帖等等,包容性十足,实用性也极强。
建水紫陶含铁量高,带有一定的磁性,可以磁化水、软化水。紫陶茶具释放的游离二价铁离子,会让水变得更甜。同时,这些铁离子也会被人体吸收。铁元素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它的核心原子负责将氧输送到人体的各个组织末端,有保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功能。
建水土壤里富含各种微量元素和矿物质,高温烧制后的紫陶汽锅能令食物味道更加鲜美,营养充分保存,并且盛装食物过夜不馊。此外,建水紫陶存米也同样不变质、不受潮、纯正不变味,紫陶花瓶插花经久不凋。
于一啜一饮之间,体味自然万物、人生至味。建水紫陶不仅仅只是一种器皿,更是在传递着一种健康、雅致的生活理念。
匠人用指尖触摸泥土的温度,拉出最有美感的坯,全情倾注于一次次的雕刻、打磨,最后来到万家灯火中的某一处,融洽地展现出一种别具一格的美。这何尝不是对于尘世中奔忙的我们的,一种疗愈。
·end·
—文章纯属个人经验分享,如有不得当之处请见谅,交流探讨论可加微信:ypzitao找到我 —
未经允许转载将追究。
云南建水紫陶网为广大壶友提供专业、权威的建水紫陶文化、工艺等建水紫陶相关知识。不定时更新建水紫陶茶器、建水紫陶柴烧等精美作品,交流、咨询、合作可添加站长电话|微信:137594464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