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良爨陶历史文化
2018-04-16 10:05:38 来源:建水紫陶网 评论:0 点击:
陆良是一个历史悠久、人杰地灵、翰墨飘香、富饶美丽的地方,拥有云南第一的大坝子,是云贵高原上一颗璀灿的明珠,素有爨氏故里、爨文化的发源地、高原水乡、滇东粮仓、丝绸之府的美誉,是文化部授予的文化先进县、中国书法艺术之乡、中国特色艺术之乡。 陆良
陆良是一个历史悠久、人杰地灵、翰墨飘香、富饶美丽的地方,拥有云南第一的大坝子,是云贵高原上一颗璀灿的明珠,素有爨氏故里、爨文化的发源地、高原水乡、滇东粮仓、丝绸之府的美誉,是文化部授予的“文化先进县”、“中国书法艺术之乡”、“中国特色艺术之乡”。
陆良的制陶历史源远流长,早在新石器时代,陆良的先民们就在制作和使用陶器。西汉时期,陆良的“汉族土著籍居民”,已经能够制作型制规整,做工考究的罐、釜、尊、豆等陶器,达到了很高的工艺水平。魏晋时期,爨氏家族在今马街镇汤官箐村建‘陈曲陶坊’,专门烧制陶器。板桥镇河东堡火葬墓群是滇东最具代表性的火葬墓之一,曾出土大量宋元明清时期的陶瓷火葬葬具。从出土的的火葬罐来看,宋•大理国时期,陆良的火葬罐是陶制的;元代开始,出现青花瓷火葬罐;明代种类较为丰富,青花瓷火葬罐、素烧陶制火葬罐和釉彩陶火葬罐并用;明末清初,主要以素烧陶制火葬罐和釉彩陶火葬罐为主。这些或陶制或瓷制的罐型制独特,图案精美,是陆良宋元明清时期陶瓷工艺技术成就,陶瓷业发展变化的集中体现。民国时期,陆良的日用陶瓷生产以假瓷碗、坛、罐、缸、盆等日常器皿为主,形成了一些较为集中的陶瓷村落。解放后,出现了集体兴办的陶瓷厂和陶瓷合作社,组织形式、生产规模、技术、数量和质量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改革开放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陆良传统陶瓷生产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全县制陶户大多停烧或改行。马街汤官箐村一枝独秀,在坚守传统手工制陶技艺的同时,引进技术和人才,采用新工艺,积极开发新产品,实现了传统陶瓷的工业化、规模化生产,逐步发展成为远近闻名的较为专业化的陶瓷村落。
2012年10月,陆良爨陶艺术品文化产业有限公司在陆良县城成立,爨陶从陆良悠久的制陶历史和古老而辉煌的爨文化中汲取养分,将名家爨体书法、绘画和云南紫陶艺术融于一体,创制出以工艺陶、艺术陶为主,独具特色的陆良爨陶,成为陆良陶瓷业的后起之秀。
二、历史上的陆良陶瓷
陆良是云南人类较早活动的区域之一。考古工作者在南盘江流域的鲁昌、小洋沟、小海子等地采集到表面光滑、磨制精细有锻石锛、石斧、石锥棒等器物,伴随出土的还有木柴、木炭、陶片、鹿角化石等。经专家鉴定确认,这些石器属新石器时代实物。证明早在新石器时期,就有人类在陆良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
在大莫古镇爱位村古文化遗址和甘河村小海子新石器采集点,均有大量陶器碎片出土,从陶器残片中可辨认的器物主要有素面或方格线纹罐、壶等,其中大部分为夹砂黑陶和夹砂灰陶。1977年开挖南盘江新河道时,在县城东南1公里处地表下2米的黑土层中出土了陶片和陶制穿孔泥珠。这些出土陶器,经考古专家鉴定,均为新石器时期的器物,证明陆良的先民们在新石器时期就在制作和使用陶器,他们逐水而居,在南盘江沿岸的湖积平原和丘陵地带上,从事着原始的定居农耕生活。
1、西汉时期的陆良陶瓷
西汉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西汉王朝在原滇池和劳浸、靡莫旧地(今曲靖、陆良一带)设置了益州郡(治所在今昆明晋宁),下辖24县,陆良时称同劳县,是云南最早建制的24个县之一。大汉王朝在推行郡县制的同时,招募内郡穷苦人民,遣送罪人,安置屯田,以给军食,世代服役。这些遣戍而来的“郡兵”、“戍卒”,成为了陆良最早的“汉族土著籍居民”。他们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改进和制造生产工具,推动了陆良经济社会的发展。
2012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曲靖市、陆良县文物管理部门,对陆良薛官堡汉代土著部族的公共墓地进行考古发掘,出土的器物包括铜器、铁器、陶器、玉石器、玻璃器、漆木器等200余件,有着明显的中原文化特点。在出土的陶器中有罐、釜、尊、豆等,型制规整,做工考究,达到了很高的工艺水平,与同一时期的滇文化及八塔台文化均存在一定的差异,具有比较显著的陆良地方特色。
2、爨氏统治时期,汉唐之际的陆良陶瓷
东汉末年,古老的爨氏从陆良出发,前行的步履遍及南中地区的每一个角落。三国时期诸葛亮平定南中,把统辖南中的军事机构庲降都督迁至味县(今麒麟区),利用夷化的南中大姓和汉化的渠帅,促成爨氏崛起。从公元339年爨琛独揽南中地方政权,到公元 748年南诏灭爨止,一个家族踞地称雄,世袭刺史将军,开门节度、闭门天子,雄霸南中长达409年,创造了辉煌灿烂的爨文化,使曲靖、陆良成为南中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其势力范围包括了今天的云南全境,四川、贵州、越南北部的部份地区。
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年),唐玄宗册封皮逻阁为云南王。唐天宝四至五年(745~746年),爨氏各部首领联合反唐,唐命云南王皮逻阁率领洱海地区的武装与在南中的唐朝官兵联合,共同镇压爨氏反叛。天宝六年(747年),皮逻阁率兵进攻爨氏统治地区,彻底征服了东西二爨,爨氏从此一蹶不振。天宝七年(748年),皮逻阁之子阁逻凤继位云南王,建立南诏政权,派昆州城使杨牟利,武力胁迫爨地的西爨白蛮20万户迁徙永昌(今保山、腾冲一带),南诏控制了整个爨氏管辖区,结束了爨氏统治南中的历史,云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由滇中、滇东移至滇西的洱海地区。南诏将全境划分为十睑、七节度、二都督等十个行政区。改同乐县为“夔鹿弄川”,治所在今鲁昌,隶属“拓东节度”。
陆良作为爨氏故里,原住民西爨白蛮为自汉晋以来内地移民组成的汉族汉族,南诏武力胁迫迁往滇西后,一部分演化为后来的白族,主要聚居住在大理;大部分仍然为汉族,主要分布在当年南诏时的迁徙地永昌,今天的保山市。为了填补所造成的人口空缺,南诏以傈僳族先民“施、顺蛮部落百姓,散隶东北诸川”,以纳西族先民磨些“分隶昆川左右及西爨故地”,原居“爨蛮之西”的徙莫祗和俭望蛮举族东移,与东迁的磨些混居。而原居西爨东部、北部为“东爨乌蛮”,乘机夺城占地,排挤他族,扩张势力,逐渐成为滇东占统治地位的民族(后来演化为的今天的彝族),形成了以东爨乌蛮为主体的滇东三十七部。各部以新兴的部族首领为邑长,取代了爨氏。
爨氏家族统治的四百余年间,南中地区 “户口殷众,金宝富饶”、“邑落相望,牛羊被野”, 夷汉同乐,人情归望。南王铜鼓螳狼铣,南贾僰马朱提银;弦歌蛮乐相和,汉律夷经交融,是爨氏统治时期经济繁荣、文化发达、人民安居乐业的写照。在陆良坝子东北、东南、西南部丘陵缓坡地带的板桥、芳华、马街、召夸、小百户、大莫古等地,至今保存着大量有高大封土堆的“梁堆古墓”,民间传说为诸葛孔明假冢、爨氏墓室,也有人认为是元代云南梁王墓室,故有“梁堆”之说。经考古发掘研究,均为汉晋至隋唐时期南中大姓首领的墓葬,大部分与爨氏有关。南中大姓的首领死后,垒筑起高大的封土堆,以显示其生前荣威与门阀的高贵。这些汉唐古墓以砖石墓、石室墓为主,也有少数土坑墓。据文物部门不完全统计,陆良境内遗存的汉唐古墓总计不下50余座,直径一般在10米左右,最大者可达20米,墓高3到10米。
1959年,修建麦子河水库时,云南省考古工作队在大莫古戛古村发掘了两座魏晋时期有墓室墓道的梁堆墓,墓室为长方形,墓壁用砂石垒筑,墓顶为覆斗形四面斜坡顶,墓顶正中镶有莲花瓣墓顶石,是佛教传入南中地区的历史见证,墓中出土陶鼎一具。
1959年,云南省考古工作队在板桥石坝松山发掘了一座用花砖镶嵌的方形单室梁堆墓,从墓中出土的菱形花纹砖和方格回纹砖,与中原地区汉代流行的压模花纹砖极其相似。梁堆墓中出土的陶洗和压模花纹砖,是陆良汉唐时期制陶技术与水平的典型代表。特别是集书法、绘画与雕刻艺术为一体的爨龙颜碑,是爨氏不朽的丰碑,更是爨文化重要的标志,1961年3月4日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旧州与宋元时期的陆良陶瓷
唐天复二年(902年),南诏灭亡,云南先后出现大长和国、大天兴国、大义宁国等地方政权。公元937年,段思平借助滇东三十七部族势力推翻杨干贞的大义宁国,建立大理,将行政区划调整为八府、四郡、四镇及滇东三十七部。大理国废南诏在陆良所设的“夔鹿弄川”置“吾颜甸”,继改“落温部”(三十七部之一),将治所从鲁昌迁至今旧州。
旧州,原名龙喜村,因时为州府所在地,古称州城;州府迁走后,取故州城所在地之意,称为旧州,长此以往,约定俗成,成为正式地名。旧州位于陆良东北部,距陆良县城13公里,地处平坝,海拔1835米,今属板桥镇下辖的一个行政村。远古的时候,旧州也曾是陆良古湖盆汪洋中的一部分,是陆良县境内南盘江最大支流——板桥河的出水口,南盘江和板桥河带来大量泥沙,在此冲刷、堆积成一个三角洲,是陆良坝子最早露出水面的区域之一。自唐末大理国置落温部将治所设在旧州开始,元代改落温部设落温千户,后废落温千户设陆梁州,明设六凉州,清设陆凉州,一直作为州治所所在地。直到清康熙八年(1669年)裁撤陆凉卫,将州治所迁到陆凉卫城(今县城),其间七百余年,旧州一直是陆良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唐宋之际,南诏、大理国信奉藏传佛教的密宗阿吒力教,被奉为国教,火葬盛行。人死后火化,将骨灰装入同样在烈火中由泥土涅槃成陶瓷的火葬罐中,实现人们灵魂在烈火中升天的精神追求,契合了阿吒力教的人生理想。同时,将火葬罐集中埋葬,融入了汉文化“入土为安”的丧葬观念。这一习俗代代相传,一直延续到清代初年。独特的殡葬习俗,促进和带动了陆良陶瓷业的发展。火葬罐也成为陆良宋元明清时期陶瓷工艺技术成就,陶瓷业发展变化的集中体现。
旧州东面是曾是浩瀚的旧州海,南盘江自北向南逶迤而过,连接着小堡子、旧州、河西堡、河东堡等村寨,形成天然屏障。元代之前,陆良的主要居民为彝族。元代首开屯垦,推行军、民屯田,“以资军饷”,汉族、回族开始进入陆良。至元二十年(公元1283年),陆凉州设普陀驿(今河西堡),建立驿传,驿道自河西堡直抵官衙,保证了道路及信息的畅通,加强了与内地的联系,促进了陆良社会经济的发展。明代建立卫所制度,大批汉民族迁入陆良,以军屯、民屯、商屯的方式定居下来,使陆良成为以汉儒文化为主导、汉民族为主体的多民族的共同集居地。旧州周边密布屯军屯垦形成的村落,大堡、小堡、芦旗堡、车马堡、马军营、马军堡、左里堡、韩旗营等,与旧州形成拱卫之势。旧州近旁的河东堡与河西堡,作为陆凉至曲靖水运航道的中转站和桥头堡,直到清末以前,一直是陆良海陆货物中转地和集散地,商贸较为发达。
河东堡地处龙海山麓,隔白塔村、河西堡与旧州相望,是这一时期陆良州城附近的主要的人口聚居区之一,更因地势较高,成为州城及附近人家的理想墓地,是陆良火葬墓的典型代表。1974年10月,当地农民防洪取土时在此挖出了数百件火葬罐。1983年、2001年,陆良县文物管理所分次对火葬墓群进行了发掘清理,先后出土有陶罐、釉彩陶罐、青花瓷罐数百只,均为葬具,葬式分为单罐制和大套小内外罐制,罐内存放烧骨,烧骨上有朱书焚文或朱点,有的还贴有金箔。这些或陶制或瓷制的火葬罐,罐型制独特,图案精美,经鉴定为宋元明清时期的器物。
火葬罐器型以敛口、削肩、鼓腹、平底为主,也有少数上下直径基本一直的桶装竖罐。陶器的主要装饰手法有刻划花、压模印花、堆贴花纹、浮雕、上釉等,装饰花纹有莲花、佛像、十二生肖等,工艺精致,造型庄重素雅。釉彩陶罐装饰较少,以晶莹透亮的青釉、酱釉取胜。青花瓷器使用当地的瓷土和钴料烧制,胎质疏松,做工粗糙,釉面青灰,青花呈色深沉;装饰以白地蓝花为主,少数饰以浮雕图案;青花纹饰有缠枝花卉、莲花、蕉叶、牡丹、云纹等,抽象粗犷,简朴生动,体现了陶瓷制作技术、审美需求、佛教文化和生死文化观的有机结合。河东堡火葬墓群因时间跨度大,器型质地、造型、大小区别较大,种类繁多,保有量了较大,文化价值极高,于2013年5月2日被曲靖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从出土的火葬罐来看,宋•大理国时期,陆良的火葬罐是陶制的;元代开始,出现青花瓷火葬罐;明代出现釉陶火葬罐,明代中期以前,青花瓷火葬罐、素烧陶制火葬罐和釉彩陶火葬罐并用;明末清初,主要以素烧陶制火葬罐和釉彩陶火葬罐为主。这种现象与云南陶瓷业整体的发展变化情况相一致。明朝末年,景德镇的瓷器大量进入云南,其更高的品质、低廉的价格受到了人们的亲睐。加之明末清初云南社会动荡,民生凋敝,在此冲击下,云南的大多数窑场停烧或改烧廉价耐用的粗陶。反应在火葬罐葬具上,明末清初就鲜见青花瓷火葬罐。
元代,在大一统的中央集权控制之下,陆良“兴儒学,施教化”,逐步形成了以汉儒文化为主导的陆良本土文化。同时,作为统治人民的精神工具,由于官府的大力推动,佛教在陆良得到广泛的传播。
元大德四年(1300年),乌撒(今贵州威宁)宋隆济叛乱,驻守云南的梁王松山率军出镇陆凉,在古鲁昌城东北,今中枢镇茶花社区建离宫,名兀耳朵寺,作为他巡视陆凉时斋戒、祭祀的斋宫与礼佛之所,后改为庙,明初改为普济寺。寺中置一株九心十八瓣茶花,极为名贵,被誉为“滇中第一种——珍珠红”,花名之盛,最终成为村名。
元至元年间(1271-1294年),在古鲁昌城北建北禅寺,明永乐年改为大觉寺,是云南省内名寺之一,2013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觉寺庙宇宽敞、殿阁雄伟,举架高俊、用材宏大;抬梁与传斗并用,单檐与重檐、歇山与硬山兼有;斗拱繁复,雕刻精致;飞檐高昂,象鼻与脊兽争辉,是陆良古代大木结构建筑的经典制作,是云南佛教寺院建筑的典型代表。大觉寺内的千佛塔,古名诸佛宝塔,俗称金鸡塔,为七级六面密檐式实心砖塔,塔高18米。塔身密布1612个佛龛,每个佛龛中镶有一尊身披袈裟、两手护膝、盘足坐于莲台之上、头顶冒着“佛光”的砖雕释迦牟尼佛像。塔顶置两只铜铸金鸡,以震慑鳌鱼,寄托了古代陆良人民征服水患灾害的美好愿望,融佛教文化与陆良民俗文化于一体。其对称的塔形,工整的线条,特殊的结构、别致的形态,独具特色的建筑艺术,省内独步,全国罕见。
元至正七年(1347年),在陆良盆地正东的龙海山山麓建龙凤寺。站在龙凤寺前俯瞰山下,陆良坝子尽收眼底,成为陆良民众登高揽胜的好去处。
元末,在州城建报恩寺,现为旧州小学;在州城近村建白塔,现白塔已不见踪迹,却成了村庄的村名。
这些土木结构、砖木结构、瓦屋面宏丽庙宇的建设,带动和促进了陆良建筑陶的发展。
人类的手工艺生产,大都围绕着人群聚居的城市、资源出产地和专业化集镇而开展。陆良的陶瓷生产也是如此,这一时期,陆良的陶瓷生产主要分布在旧州(州城)附近的大堡子、小堡子、平山口、瓦窑冲一带,以及古鲁昌城附近的窑上等地,除生产传统的日用陶瓷、火葬罐以外,开始烧制砖瓦、建筑用陶制构件。
4、窑上,明清时期的陆良陶瓷生产中心
窑上位于陆良古鲁昌城西部,今县城西南部,是陆良县中枢镇下辖的一个行政村。在远古的时候,陆良盆地是一片汪洋。今天窑上的位置地处南盘江和中源泽出水的尾闾,江水和湖水流到这里,因受西桥滩阻,流速减缓,泥沙淤积沉淀,逐渐露出水面,变成沼泽,最后形成陆地,是陆良湖盆最早演化成为陆地的区域之一。窑上为湖积中部地区,海拔1840米,境内土壤为含沙少,物理性粘粒多的胶泥田,为砖瓦及陶瓷的烧制提供了优质的资源。
据考古资料显示,距今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鲁昌、窑上一带,已有早期的人类活动,是陆良最早有人类活动,得到开发的区域。西汉王朝在云南最早设立的二十四县之一——同劳县的县治所就设在窑上近旁的鲁昌。
明代实行卫所制度,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二月,设六凉卫,置指挥使司,作为军事机构,统管军屯戍守等军事事务。命洱海佥事滕聚于南盘江南岸鲁昌引中原泽水环绕为城池,在鲁昌阎芳河河尾的河套内筑土城,置“衙署”,作为陆凉卫城。土筑卫城“因屡遭水患,明永乐五年(1407),迁盘江北岸建今址,历经20余年始毕。(《陆良县志》)”
重建的卫城为砖城,筑有高大的夯土城墙,上有3米左右的平台,上设城垛,墙内分层筑土,外沿以砖石砌筑。城墙四面设有东、西、南、北四座砖砌拱形城门,四门对直相望,分别连通东西南北四条笔直的大街。卫署建于西门内,万历十二年移建于东门。城中心四门相交处建有三层木结构的过街楼阁,造型雄伟壮观,顶层塑有神像,设有金钟大鼓,取名“鼓楼”。城墙之上,四面建有城楼,各城楼均为三间重楼飞檐,悬铃叮当,雕梁画栋,蔚为壮观。据乾隆《陆凉州志》载:“城周回九里一千五百五十丈四尺,高二丈六尺二寸,厚二丈五尺三寸,袤二里五分,广二里二分。”卫城建设需要大量的城砖,据《曲靖地区志》载:“明永乐六年(1408年),建陆凉卫城,使用该卫窑上村烧制的城砖…”也就是说,建设陆良卫城的城砖,在卫城近旁的窑上村烧制。
明洪武十四年(1381)九月,明军征云南,十二月,大败元军与曲靖白石江,攻克曲靖。洪武十五年,明王朝设曲靖府,辖四州二县,陆凉州为曲靖府所辖。当年,留镇曲靖的明军开始屯田。明洪武十七年(1384),明王朝从中原移民到云南屯田,陆凉州是屯田的主要地区之一。窑上村正是由明代屯军建立,建窑烧制砖瓦而形成的村落。据《陆良地名志》载:“窑上,明洪武时(1368-1398),宗姓来此地立村,因村前筑窑烧砖,取村名窑上。”中原内地汉民族移民的到来,带来了内地先进的文化和生产技术。永乐五年(1407)开始建设陆凉卫砖城,他们抓住机遇,扩大生产,历二十余年,为卫城的建设提供了优质的城砖。《陆良县志》记载:“明永乐六年(1408年),兴建陆凉城时,在今环城(中枢镇)窑上村,筑窑烧制城砖,生产长40厘米,宽12厘米,厚15厘米的大城砖,制作煅烧技艺较高。”清康熙八年(1669)裁卫归州,移州治于卫城,统设知州执掌州政。自此,“卫城”成了陆凉州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后历置州县,一直沿用至今。
明代农耕文化的提升和资源的合理运用,加快了民族融合与文化交流,使陆良成为以汉民族为主体的多民族的共同集居地,形成了以汉儒文化为主导、独具特色的陆良本土文化,极大地促进了陆良经济社会的发展。明、清以来,陆良庙宇、楼阁林立,以三合院、四合院为主的中国传统建筑风格的民居已出现在城乡之中。截止1949年末,仅县城建就有7寺、8庙、9祠、4宫、5阁、l观、1庵、1殿和15座坊表。这些庙宇、祠坊、楼阁,除少数建于元代和清代外,绝大多数都兴建于明代,清代、民国时期作了重建和修缮。这些建于明代的高大城墙,富丽庙宇以及深宅大院的古老民居,所用砖瓦、陶制构件及匠心独运的砖雕,均在窑上村烧制。
当时,窑上村除大量生产传统的建筑砖瓦外,已开始烧制雕刻精巧、工艺精湛、图案精美的建筑装饰用砖雕,并在村子的南边建起了龙窑,开始了日常生活用陶瓷器皿的生产。
砖雕是在青砖上雕出山水、花卉、人物、文字等图案,是古代建筑雕刻中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砖雕由东周瓦当、汉代画像砖发展而来,在北宋时形成砖雕,作为墓室壁面的装饰品。元代,墓室砖雕逐渐衰落。至明代,砖雕由墓室砖雕发展成为建筑装饰砖雕。大多作为寺、塔、庙、观、庵、祠堂及民居等建筑的建筑构件或厅堂、大门、照壁、戏台、山墙的墙面装饰,雕刻精巧、富贵华丽。
陆良汉族是明代随军队而来,戍守屯田落籍陆良,他们中的下级军官和士兵来自全国不同的地方,但中级以上官员大多是朱元璋的嫡系,随明军征战多年的将士,来自安徽。所以,陆良明代砖雕上承元代千佛塔砖雕余韵,有明显的徽派砖雕风格。在装饰技法上,采用阴刻、浅浮雕、深浮雕、园雕、减地平雕等技法,以龙凤呈祥、和合二仙、刘海戏金蟾、三阳开泰、郭子仪做寿、麒麟送子、狮子滚绣球、松柏、兰花、竹、山茶、菊花、荷花、仙鹤、梅花鹿、鲤鱼云彩等寓意吉祥和人们喜闻乐见的图案为主。民间砖雕从实用和观赏的角度出发,形象简练、风格浑厚,以保持建筑构件的坚固,能经受日晒和雨淋,不盲目追求精巧和纤细。
制作砖雕对青砖的要求较高,坚实而细腻,适宜雕刻。所以在选料、成型、烧成等工序上,都有严格要求。窑上村含沙少、物理性粘粒多的湖积胶泥土壤,正好是砖雕制作的优质原料。陆良砖雕风格刚劲粗壮,工艺精湛、图案精美、形象栩栩如生,立体感强,文化气息浓厚,广泛运用于陆良城乡的庙宇、寺塔、观庵、楼阁和民居之中。
在陆良的古代建筑中,以县城内儒、释、道三教古建筑中的文庙、大觉寺、真武观最具代表性,堪称陆良古代建筑及古代文明的经典。大觉寺建于元代,寺中的千佛塔为七级六面密檐式实心砖塔,塔身密布1612砖雕释迦牟尼佛像,其独具特色的建筑艺术,绝冠南滇。真武观位于南门桥头东侧,已毁。文庙和真武观都是明代建筑,文庙是祭祀“大成至圣先师”孔子之地,真武观是祭祀“真武帝君”武圣关公之处,一文一武,一儒一道,代表了中国古代內圣外王、文武之道的治国思想及人生追求。其中以位于西门街建于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的文庙砖雕最具特色,是陆良明代砖雕艺术的杰出代表。现文庙已不见踪迹,但大成殿、大城门上的砖雕仍收藏于陆良博物馆中,可谓神形兼备、匠心独运,展示陆良先民精湛的雕刻技艺和高超的艺术水平,是陆良制陶业高度发展的历史见证。
在州城(今县城)以东至龙海山麓,其范围大致为今三岔河镇、华侨农场大部,中枢镇、板桥镇一部分,清初尚是南盘江畔的一片涝洼水域,叫东海,俗称下海子或荒海。周百余里,夏秋水盛,连城一片汪洋。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陆良人民在时任知州杜珍的带领下,开凿了一条长达十余公里的人工河,从南盘江干流分水,注入中源泽,不但缓解了水患,而且使沼泽涝洼的东海变成千顷良田。后人为了纪念杜珍治水造田的功绩,将这条河命名为“杜公河”。同时,开挖了两条灌溉排涝渠,既分流了南盘江洪水,又使东流的江水成为农田的灌溉用水。从此,迁来沿岸定居的人络绎相接,逐渐形成以姓氏聚集而成的村落,发展成为陆良的稻谷主产地和人口最为稠密的地区。清乾隆十七年(1752年),陆凉州人口47204人;嘉庆年间(1792-1820),陆凉州人口增至90644人;至道光年间(1821-1850),陆良人口达196,353人,是陆良古代人口最多的时期。
为了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需要,窑上村南边烧制碗和坛坛罐罐的村们继续扩建龙窑,大批量生产日常生活用陶瓷器皿,产品有杯、盘、碗、盏等日常器皿,坛、罐、缸、盆、壶等装储用具,香炉、灯盏、花瓶等宗教装饰器物,涵盖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相关热词搜索:陆良 爨陶 历史文化 陆良 一个 历史悠久 人杰地灵 翰墨
上一篇:华宁陶的艺术价值和市场前景
下一篇:千年光影交错的云南陶瓷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