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窑|匣钵对古法柴烧瓷的重要影响
2018-09-16 14:41:22   来源:无墨子   评论:0 点击:

清.唐英《陶冶图说》记载--瓷坯入窑最宜洁净,一沾泥渣便成斑驳,因窑风火气冲突易于伤坯,此坯胎之所必用匣钵套装也。充分说明了在传统柴烧技艺古法制瓷匣钵对瓷器发展的重要影响。 匣钵最早出现于南朝末呈直筒状;在隋代,仅有非常少数的窑口使用;到了唐

清.唐英《陶冶图说》记载--“瓷坯入窑最宜洁净,一沾泥渣便成斑驳,因窑风火气冲突易于伤坯,此坯胎之所必用匣钵套装也。”充分说明了在传统柴烧技艺古法制瓷匣钵对瓷器发展的重要影响。

匣钵最早出现于南朝末呈直筒状;在隋代,仅有非常少数的窑口使用;到了唐代,匣钵迅速普及到全国各地,一般呈钵形;至宋代,钵形匣钵和筒形匣钵均被流行使用于各大窑口。

柴窑,柴烧,柴烧壶

柴窑所用匣钵都是以耐火材料制成,高温荷重软化温度应比坯体烧成温度高,且要求耐急冷急热性好,导热性和热稳定性要强,使用寿命长。匣钵俗称“笼盔”,主要是用来保护陶瓷素胎的容器,一般是在柴烧或者是煤烧的时候使用,一般分为圆筒形或者锅底形。

 柴窑,柴烧,柴烧壶

匣钵在古法制瓷过程中的主要作用:

1、在柴窑烧制过程中避免陶瓷釉烧制品与火焰直接接触,受到柴窑木柴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灰烬,使产品釉色发乌和釉面落渣,造成火刺(釉面呈粗糙的黄褐色)、灰渣等现象。

2、匣钵是一种耐火材料,使用匣钵烧制瓷器,不仅可提高装烧量、制品不致粘结、提高成品率,而且匣钵还具有一定的导热性和热稳定性,可保证陶瓷质量。

 柴窑,柴烧,柴烧壶

3、匣钵作为承烧瓷器制品的工具,既可以一匣一坯,也能够一匣多坯,从而有效地利用窑室空间,大幅度提高产量,降低消耗。

4、匣钵在使用时,里边和口部要刷上一层耐火涂料(铝粉),以防止高温下相互黏结。同时匣钵外底部的中心部位要刷上一层特制涂料,防止底部落渣。此外,釉坯放入匣钵后,还要注意扫净匣钵上的灰尘,作用也是预防产品落渣。

 柴窑,柴烧,柴烧壶

匣钵是中国传统陶瓷文化智慧的结晶,在传统柴烧瓷中,匣钵是瓷器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关热词搜索:柴窑 柴烧 柴烧壶

上一篇:柴烧壶气味怪怪的,有害吗?
下一篇:柴烧裸烧与匣钵罩烧对柴烧效果的影响

分享到: 收藏
评论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