窑的角色
柴窑的架构一般分为四个部分:火膛( fire box燃烧室),窑室(chamber),烟囱(chimne),烟道(flue)。烧窑的原理是:木材于火膛中燃烧,其产生的热度,灰烬,火焰,经过窑室,对摆在其中的陶坯产生作用与效果,再经过白烟排出。因此窑的设计重点必定是:
1.有利于燃烧(包括升温及保温)
2.有利于火与灰在坯体上的火痕
3.火的排出路径(侧焰、倒焰或直焰)
窑的建构不单纯是技术问题,窑的形式更决定了火的路径,也就是决定了落灰,火痕的方向性。更确切的说,窑将确立作者不可变更的窑火风格。不同形式的窑有着不同的特性,甚至于同一形式的窑,有不同窑的个性,我们对一座柴窑窑性的掌握,除了顺应与驾驭外,也包括烧成的效果的掌握。然而所谓烧成的效果其实是随作者的主观因素而有不同的评价,尤其以创作为出发点时,无论如何,一座窑仍要有相当的掌控度和适量的落灰及火痕的效果。如果不求落灰及火痕,就没有必要千辛万苦的去烧柴窑了。不当的窑室设计将导致效果不彰,不易掌控,甚至于温度烧不上去,蓄温不良,灰和火都留不住等等缺憾。
排窑
烧过瓦斯窑或电窑的人都知道,排窑时,坯与坯之间一定要空出相当的距离,能让热度循环平均,坯体才不致相互粘着。但是现代柴烧的作法并不是如此,有时刚好是相反,更确切的说,排窑不仅是柴烧创作的一部分,而且是最重要的部分,决定了火焰烙记的位置和轻重,排窑者必须冷静思考并且推演着火在窑内窜流的情况,要为每一件坯体找到最适当的位置,仔细的为它设计最好的效果。更要考顾到整窑气流的紧松问题。所以排窑时常要花费很长的时间,例如一座三立方米的穴窑常需要用一个星期的工作日来排窑。排窑的要点如下:
1.掌握窑的特性。
2.清楚自己所要以及所能达到的效果。
3.成形、排窑、烧火的互动性或沾黏棚板性高,应一并考虑。
4.较大或长型的窑,侧火孔的数量、位置、侧火所占空间的大小。
5.挡火墙的高低、孔隙、距离、侧火孔与坏体之间,用於登窑或倒焰式窑。
6.后挡火墙的位置,孔隙的大小位置,由前往后的排窑方式,如蛇窑、龙窑。
窑技
窑技是指作品在火痕与落灰自然釉之外,在坯体上处理的另外的效果,尤其有悠久柴烧历史的日本,更注重此道,主要技法例如:
1.坯体恻摆於棚板,灰釉走向有方向性。
2.垫、压泥片或泥球,制造坯体印记效果。
3.垫贝壳制造坯体印记效果。
4.坏体套用镂空区体或挡住坯体。
5.坯体叠靠、堆叠效果,宜1200℃烧成。
6.坯体系上稻草增加效果。
7.高温之际投盐,制造效果。
未经允许转载将追究。
云南建水紫陶网为广大壶友提供专业、权威的建水紫陶文化、工艺等建水紫陶相关知识。不定时更新建水紫陶茶器、建水紫陶柴烧等精美作品,交流、咨询、合作可添加站长电话|微信:13759446481。